新鲜 / 健康 / 便利 / 快速 / 放心
但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中,趣闻轶事传播迅速,再加上生活条件提高,更加追求卓越。
相较于“味道”,似乎水果的“包装”更占据优势,即使出身贫寒,但在包装得当的前提下,也能轻易地将身价翻至数倍。
除了排毒、养颜、矿物质、不饱和脂肪酸等标签外,更重要的,还是要给消费者一种更“直观”的冲击。
此时,一个优秀的“名字”就显得至关重要了,所谓“天赋不够、名字来凑”,名号打响了,逼格也就高了上来,自然更加受人追捧。
所以今天盘点了3种水果,它们的“洋名字”与“中文名”差距,简直是云泥之别,导致价格也是相差甚远,甚至一度被网友们调侃为“交智商税”,看看你吃过几种吧。
在福建闽南与台湾地区,就将菠萝称之为“凤梨”(谐音),只有大陆与香港地区才叫“菠萝”。
从口感上讲,“凤梨”偏软,果芯可直接食用,而“菠萝”稍硬一些,并且要剔槽去“内刺”才能吃。
那是因为“凤梨”在选育过程中出现了果实退化,导致了现在的形态,虽名为退化,但吃起来却更加方便。
樱桃的英文单词是“Cherries”,音译车厘子,比国内的樱桃要大一圈,说直白些,车厘子就是“欧洲甜樱桃”,与国产樱桃完全是同一种水果。
只不过一个是土生土长在国内,一个是带有异域风情的“进口品种”而已——即便它们都是种植在中国。
话又说回来了,进口货必须得有它的价值,所以为了将其与“本土樱桃”区分开来,就被直译成中文“车厘子”,听上去也更加高端大气。
之所以它的价格比“本土樱桃”贵2倍有余,除了“洋货光环”的加持,这背后还有运输、宣传、包装的成本在内。
牛油果的原产地是南美热带地区,又被称为“鳄梨”,果如其名:皮像鳄鱼形似梨。
由于名字与模样都太过,在最开始的时候,它的地位与土豆、玉米是一样的,身价可想而知。
直到上世纪70年代,美国的农场主来到墨西哥之后,赋予了它一个新名字——牛油果,并称其有美容、减肥、降血压等功效,可谓是噱头十足黄金城新网站。
后来又遇上了美国的“减肥狂潮”,牛油果理念完美的迎合了大众需求,销量一度暴增。
而进入中国之后,精明的果商们更是加大了宣传力度,再加上“进口货”光环的加持,牛油果在极短的时间内,由一个南美本地人都嗤之以鼻的食物,包装成了健康、低糖、高营养的“网红水果”。
据数据显示,2010年时,国内牛油果的进口量不到2吨,而到了2018年,则暴涨到4.39万吨。
很多吃货可能对“鳄梨”不是很了解,但提到“牛油果”却是两眼放光,抛开味道不谈,这绝对是水果界最成功的“营销”了。
“洋名字”确实带来一种高端感,但它所针对的也是“富裕群体”,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能买得起,但毕竟不能和“苹果、橘子”一样,算作常备水果。
更有甚者,将吃“车厘子、牛油果”等水果当成了炫富手段,这无疑是短暂的精神口粮。
其实我个人认为,决定水果地位的,还是它是否好吃、健康,最后才是卖相,而噱头更应该往后放一放。